我们运用设计创造积极影响

您的位置:首页 - 发现 - 包装设计 - 正文

包装设计中产品标识的管理制度

1.目的

对产品各过程的标识作出规定,为了防止不同产品的混用,有可能追溯性要求时,能对产品的形成过程进行追溯,特制定本制度。

2.职责

生产部负责产品标识归口管理。

生产部负责成品、原料状态标识的归口管理。

生产部负责库存食品、包装物料和化学药品的标识和记录,保证可追溯性。

3.内容

产品标识

进公司产品由质检部验证其质量满足要求后方可入库,以检验报告和货物保管卡为标识。

生产车间从仓库领取食品时,应详细记录食品的堆位、品名、领料日期及数量(包数/吨数等)。

半成品生产过程应做好每道工序必要记录及以包装袋为标识。

加工完毕的产品经检验合格,以成品包装袋包装为标识。

购进原料、半成品、加工后产品的标识,未经检验员的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换、涂改或损坏。

各相关部门负责所属区域内产品的标识,负责将不同状态的产品分区摆放,负责对所有标识的维护。

标识的跟踪管理

标识的有效性,由质检部负责进行跟踪。

发现分不清名称(产地)的购进原料或成品,应立即请质检部进行区分和确定。

4.产品的可追溯性。

生产部组织生产时应做好生产过程的有关记录,发现质量和安全卫生问题应进行追溯,依据各种标识和记录,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检验员将检验结果作好记录并保存。

产品状态标识

识别产品的状态标识有:待检、合格、不合格、待处理、在加工。在生产现场以标识牌作为标识。

本文原创,作者:品牌包装设计,其版权均为365JU设计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5ju.com/15066.html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