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模块化包装瓶设计》“模块化包装瓶”斩获欧洲2019EPDA设计奖金奖
喝不完的矿泉水,扔掉可惜,携带麻烦。调查显示,近九成的人在会议结束后不会将没喝完的矿泉水带走,这无疑造成了较大的浪费。由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青年教师李立全和2018级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谈莹盈、高新凯组成的师生设计团队做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模块化包装瓶设计》,让这个难题迎刃而解。他们凭借这独特又实用的设计,以排位第三的成绩荣获2019年度欧洲产品设计奖(EPDA)金奖。目前,该项目已申报国家专利。
李立全师生团队的设计项目《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模块化水瓶设计》采用了模块化概念,将传统的瓶装水分为三个部分,并通过螺纹旋拧形成一瓶完整的瓶装水。 瓶装水的大小与普通矿泉水相同。 这些部分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单独使用。 用户完成零件加工后,剩余的零件可以保留给他人使用,从而节省了空间并体现了环保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设计还可以扩展到饮料瓶的设计,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一瓶饮料来喝三种口味。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模块化包装瓶设计》从今年1月份开始着手准备,历经6个月时间收到了大赛的晋级通知。谈莹盈同学与高新凯同学第一时间对作品进行完善,并确定了最终决赛内容;今年8月,团队收到了喜获金奖的消息;10月,设计团队获得了主办方颁发的获奖证书。
谈到作品灵感来源,李立全老师介绍,瓶装水浪费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日常会议、聚会、闲聊等场景下,我们在会议室、私家车等地方经常会发现有大量没喝完的瓶装水被直接丢弃,这些没有被喝完的瓶装水一般会被环卫工人直接倒掉,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据李立全师生团队收集的资料显示,一线城市(千万级城市群)每天扔掉的瓶装水,相当于缺水地区100多万人群每天的直接饮用水。“为此我们需要为这些无辜的、被丢弃的矿泉水做一些设计与改变,让他们更有效合理的服务人类。”就这样,作品的雏形初现了。
有了想法,李立全带领两位同学便迅速行动起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做起了广泛调查。在调研阶段,师生团队设计了日常会议、私家车内、运动场、聚会、闲聊五大场景及32个现实场景的调查,最终有2487个互联网用户参与其中。结果显示,91.4%的用户认为当前瓶装水浪费情况严重;86.4%的用户反映会议结束后自己的水没有喝完也不会带走。而针对师生团队的项目创意,94.8%的用户认为为合理用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体验方式,且具有非常有趣的互动性与体验性,92.3%的用户认为丰富了日常的体验方式与享受体验,孩子们非常喜欢且体验性极好。调查结果给了设计团队信心,李立全老师及两位同学在第一时间对作品进行了完善,并最终拿下欧洲产品设计奖金奖。
据了解,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充分利用深圳“创新之城”、“设计之都”的资源优势,在学科设置上紧密对接深圳高科技产业和文创产业的发展需求,课内外经常性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实践学习,旨在为社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设计人才。学院成立至今已有多项师生的设计作品斩获海内外各项设计类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