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回应转基因问题;消费者可在包装上识别转基因食品
农业部昨日召开发布会,权威回应转基因领域几大焦点问题。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央对转基因工作要求是明确的,也是一贯的,即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管。
外表和常规农产品没区别
“到目前为止,我国批准投入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两种,一是转基因抗虫棉花,二是转基因抗病毒番木瓜。”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孔明介绍,除了棉花及番木瓜外,我国还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包括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除此外,国内市场上流通的小麦、番茄、大蒜、洋葱、紫薯、土豆、彩椒、胡萝卜等粮食和蔬菜,都不是转基因品种。“是否是转基因农产品只能通过基因检测。像转基因的抗虫棉花,可以从虫子的危害上看出区别,真拿出种子,人是看不出来的。转基因农产品和常规育种农产品在外表和颜色上没有区别。”吴孔明说。
不存在转基因滥种现象
“农业部严肃查处违法种植转基因作物行为,不存在所谓的滥种现象,总体可控,但个别地区确实存在违法零星种植的情况。”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廖西元表示,湖北省农业厅已经联合公安部门成立专案组,铲除了非法种植的水稻田块,近年来农业部组织的例行监测中,湖北基本没有发现种植转基因水稻;黑龙江省农委全面排查,未发现非法种植转基因大豆;辽宁省农委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公开了3起已经结案的转基因玉米种子违法案件。2015年,新疆、甘肃还销毁了玉米制种田1000多亩,海南铲除违规转基因玉米100多亩,所涉转基因材料全部销毁。“农业部将建立督查、约谈、问责、报告制度,将各省监管工作纳入农业部延伸绩效考核,同时加大案件曝光力度,对结案的违法案件要求各省农业部门及时公布查处结果,对重点案件适时通报查处进展,欢迎社会各界监督举报。”廖西元说。
转基因大豆是安全的
我国进口大豆是否大都是转基因品种呢?“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美国转基因大豆种植比例为95%,阿根廷、巴西几乎全部种植转基因大豆。所以在全球大豆贸易中,主要是转基因大豆。”廖西元说。
廖西元还表示,转基因大豆是安全的,经过国内外的安全审批。针对今后国产大豆发展重点,廖西元介绍,目前国内没有转基因大豆成熟品种,也没有批准国内的转基因大豆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近期国产大豆主要发展非转基因品种。
据新华社电
消费者可在包装上识别转基因食品
中国农科院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共批准发放7种转基因作物安全证书,分别是耐储存番茄、抗虫棉花、改变花色矮牵牛、抗病辣椒、抗病番木瓜、转植酸酶玉米和抗虫水稻。这7种转基因作物里面真正在我国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的就是抗虫棉花;真正在市场上大家能够见得到的就是番木瓜。也就是说,虽然批准发放7种转基因作物安全证书,但是真正商业化投入市场销售的其实并不多。而目前,从国外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从作物来看,有5种,分别是棉花、大豆、玉米、油菜、甜菜。公众接触最多的是大豆,进口大豆一般用作生产豆油、调和油。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条例,食品产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要在包装上标明“转基因标识”。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食品,比如大豆油、菜籽油及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调和油均已作出了该产品为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消费者在购买时,只要查看这些产品的外包装就可以看出是否为转基因食品。而有关专家也曾表示,消费者在购买时,如果不愿意选择转基因食品,都可以通过查看标识来避免。